夏川

更新时间:2024-02-23 18:34

夏川,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201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2020年先后于哈佛大学、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工作。夏川都致力于科学研究。他致力于实现高效清洁的“CO2电化学资源化利用”,在这一方向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13.8- 2018.6,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哲学博士学位

2008.9- 2012.7,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本科毕业,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1.1- 2020.10.1,莱斯大学博士后

2018.5.1- 2019.1.1,哈佛大学博士后

2020.11.1- 至 今,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

2023年6月24日,参加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重庆站火炬传递。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基于新能源的电催化电合成、电化学生物合成,致力于实现碳平衡的能量循环。

主要成就

学术成果

致力于实现高效清洁的“CO2电化学资源化”,利用可再生电力针对CO2精准制备高价值目标化学品(燃料、食品、药品、油品等),从高效催化剂创制、反应器设计及催化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出发,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针对铜催化剂产物复杂、选择性低的问题,通过掺入异质单原子改变铜金属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精准控制CO2分子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特异性质子化过程,进而实现高活性、单一选择性生成C1产物。为解决传统电化学反应器中液体产物与电解质盐溶液混合、分离提纯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了新型固态电解质反应器,实现免分离高纯液体产物的现场生产,加速推进CO2电还原技术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将电催化与生物催化过程耦合,开辟了一条以H2OCO2为原料生产长链产物如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新路径,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新型农业与制造业提供了新范例。

科研成果

由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完成的成果于2022年4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催化》。以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油脂

获奖记录

2023年4月26日,被授予第26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

2023年5月,被授予“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人物影响

对于夏川等课题组的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脂肪酸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李灿评价道:“该工作耦合人工电催化与生物酶催化过程,发展了一条由水和二氧化碳到含能化学小分子乙酸,后经工程改造的酵母微生物催化合成葡萄糖和游离的脂肪酸等高附加值产物的新途径,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的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评价道:“该工作开辟了电化学结合活细胞催化制备葡萄糖等粮食产物的新策略,为进一步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新型农业与生物制造业提供了新范例,是二氧化碳利用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